原以为只是简单地帮朋友看几天孩子,没想到这一“看”就是二十余年。这个孩子的到来,打破了刘师傅一家原有的宁静。他们的故事,要从20年前说起……
帮朋友照看婴儿 没想到半年后发病
刘师傅是个憨厚朴实的汉子,早些年在饭店当厨师,爱人在“二纺”上班。在那个年代,家里生活虽然不算富裕,但因为两口子无牵无挂,生活也过得惬意。可就在刘师傅与爱人享受着美好的“二人世界”时,他的一个朋友抱着小媛(化名)找到了他们。
“朋友跟妻子离婚了,自己带个孩子。那天说他要出去找工作,要我帮着照看两天孩子。”刘师傅说,当时以为只是帮朋友一个忙,看几天孩子也没什么,于是他就爽快答应了。可孩子在刘师傅家中一个星期、个把月,朋友始终就没露面,那时候通讯不发达,根本也没法找到孩子的父亲。看着不到两岁的女婴可爱的笑脸,刘师傅的心被融化了,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照顾着这个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。
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,也算是个圆满的结局。然而命运就是这样曲折离奇,在孩子养了半年左右,一件事让刘师傅一家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。
“当时以为是感冒,就带孩子去了医院。”刘师傅说,在小媛两三岁的时候,有一天突然浑身抽搐,他赶紧抱着孩子去了医院,打了一针后就好了。当时以为只是感冒,后来做了脑电图,医生说是顽固性癫痫。这个疾病对刘师傅一家来说,简直太陌生了。一时间,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,爱人埋怨刘师傅当初不应该答应照看孩子,此时的刘师傅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。然而,生活还得继续,路还要一直往前走。
跑遍各大医院治病 如今已负债累累
在小媛来到家中四五年后,刘师傅的儿子出生了。由于当厨师总是熬夜,赚得还不多,为了更好地照顾小媛,刘师傅辞去工作,每天靠蹬“板爷车”维持生计。爱人在工厂破产以后,靠打零工赚点钱。为了给小媛看病,这些年来,刘师傅带着孩子不但跑遍了牡丹江的各大医院,哈尔滨、山东淄博等地的医院也都留下了他带着小媛看病的身影。
为了省点钱,他们选择半夜坐火车去哈尔滨看病,买了两张硬板座,刘师傅只搭个边,把座位让出来给小媛躺着。早晨到站后,他又马不停蹄地背着十多岁的小媛去医院。身上背着患儿,刘师傅感觉医院的院子大得总是走不到头。每次走完这段路,他都大汗淋漓,浑身湿透。
在刘师傅看来,这些年付出的辛苦并不算什么,给孩子看病欠下的巨额费用,让他们一家有些“喘不过气来”。“现在都不好意思管亲戚朋友再借钱了。”刘师傅说,为了给小媛看病,他把房照都押在了亲戚那里,该借的亲戚都借了个遍。由于孩子现在每个月仅吃药就得1000多元,刘师傅自己的养老保险都没舍得交。这些年来,刘师傅当过厨师,蹬过“板爷车”,摆过西瓜摊,按他的话说,能干点是点,总比在家呆着强。
无论生活多艰辛 心中仍然有光亮
如今,54岁的刘师傅给别人开出租车,儿子上大学,家里还有个患病的小媛,生活正是吃劲儿的时候。前年妻子查出子宫癌做了手术,他的身子骨也大不如前,但是两口子丝毫不敢停下脚步,仍然得坚持出去赚钱。
每天,妻子把饭做好后就出门了。小媛自己在家吃上一口,由于病情加重,小媛经常会一个人在家时犯病。每当回来看到小媛因抽搐被撞得浑身淤青,但是仍然有气无力地用并不清楚的咬字对他们说:“这些好吃的是给你们留着的!”刘师傅夫妇心都碎了。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,刘师傅的爱人也一点点接受了这个孩子。
刘师傅说,小媛现在25岁,清醒的时候自己能上厕所,不清醒时就在床上拉尿了。孩子做过手术,可症状就是不见好,反而还越来越重。刘师傅说,孩子现在抽搐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,前两天连着天天抽,特别是晚上抽搐的时候觉都不能睡,他看着特别心疼。但是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,社区为孩子办了残疾证,同时还办了低保,这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了盼头。
今年中秋节,东华苑社区的工作人员又来到刘师傅家中,为一家人送去了慰问品。据东华苑社区书记赵悦介绍,当他们了解到刘师傅家的情况后,特例为刘师傅一家三口办了低保,同时给孩子办理了残疾证,每到逢年过节,还去探望刘师傅,希望能用这小小的举动,温暖刘师傅一家人的心。